【子彈筆記】什麼是子彈筆記?從零入門 6步驟打造最適合自己的子彈筆記術!

當我專注於『如何讓自己變得比現在好』,前方永遠都會出現一條清晰的路徑。

—《子彈筆記思考整理術》作者  瑞德‧卡洛

我特別喜歡這句話。我覺得算是一種吸引力法則吧,當我開始專注並意識到「我想成長」這件事情時,一切就都會越來越好,而子彈筆記便是能讓自己進入這種專注的實踐方法。

子彈筆記對我而言一定程度上的改變了我的生活型態,儘管近幾年在與電腦黏著度更高的情況下,手寫子彈筆記已經不是規劃時間的唯一選擇了,但我還是想寫一系列的文章來分享一下關於子彈筆記這個實用的工具。

這是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主要會著重在最基本的「子彈筆記」介紹與常用元素,會結合我的經驗分享一些實用的小訣竅。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關於子彈筆記…

子彈筆記是什麼?

子彈筆記(Bullet Journal, 簡稱BuJo)是一種利用正念練習,提高生產力、主打「手寫記錄」的系統化筆記。

特色

子彈筆記系統的最大優勢之一是靈活性。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調整和擴展各個部分。

因此,與一般書局賣的週年誌有別,為了符合子彈筆記彈性設計、無時效的要求。一般會使用空白、方格或是點點的筆記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子彈筆記的創始人有強調子彈筆記必須「手寫」,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識別並剔除無意義的事,從而專注於有意義的事。

由來

是一位來自紐約的設計師 Ryder Carroll 所設計出的記事方式,將工作系統化歸納,基本功能為解決任務的收集、排程問題,並建立有效的索引系統。

詳細可以看官網說明:https://bulletjournal.com/

以下是作者的相關訪談,有興趣的宅友可以看看,能夠更加了解子彈筆記的設計初衷:

《子彈思考整理術》創始人訪問 來源:艾爾文

建立子彈筆記系統的6步驟

解決任務的收集、排程問題,並建立有效的索引系統,

STEP1. 列出目標清單

在開始建立自己的子彈筆記系統前,了解自己的工作或生活型態是很重要的。

依照性質列出目標清單,列出:必須做的事、應該做的事、想要做的事。

然後將事件歸類成任務(Task)或是專案(Project)。

任務我會定義為一天以內就可以完成的事項。比方說「報稅、繳水電費、完成簡報大綱…」等等。

Project 專案則是執行期間更長、一組與目標相關的執行事項,由很多項任務組成,擁有預計執行的開始與結束時間,並且完成後也會有明確的成果。比方說「創立品牌、準備研究所、網頁設計專案…」。

列完之後就大概知道自己的生活型態是什麼,設計出屬於自己的系統。

STEP2. 定義列點(Key)

依照自己的需求定義列點,《子彈思考整理術》這本書中有提供 9 個基本符號需求,

子彈

子彈是任務或事件的小單位,主要用來列點並視覺化筆記

  • 「 ‧ 」任務 Tasks:待辦任務、待辦事項
  • 「。」事件 Events:準備執行的活動、比方說聚餐、會議、講座等等已經訂定好的固定日程。
  • 「 – 」筆記 Notes:一般的筆記或偶來的靈感
狀態標記符號

標記符號用途在將列點的事項做標示,標示事項的狀態或是將重要任務做額外標示。

  • 「 × 」完成 completed:已經完成的任務 簡單易懂,在完成的任務上畫個「×」,會給自己帶來滿滿的成就感。這邊的完成可以在後面加上完成時需要花費的時間,有助於給自己一個衡量任務達成的指標。
  • 「>」轉移 migrated:已經任務遷移或推延的任務 會用到的場景主要有兩種:
    1. 將事件從較大維度轉移到較小維度時,比方說在未來誌中將任務排到月誌、從月誌排任務到日誌時,可以將任務的點上畫一個「」代表已經排定日程。
    2. 日誌中未完成的任務,排定到下一天時在原本的「·」上畫「
  • 「<」更改排定時間 scheduled:提前完成的任務
  • 任務取消 canceled:表示任務取消
其他標記符號
  • 「*」星星:需優先處理的重點任務
  • 「!」驚嘆號:靈感與啟發的筆記

以上是書中提到的符號,而子彈筆記的精髓就是客製化,因此符號可以依照自己習慣去做調整。

STEP3. 目錄(Index)

目錄(Index)對於子彈筆記這種「還未書寫就還不會有確切頁碼」的筆記類型很重要, 目的是為了方便在日後回顧時查找。

每當添加新的日誌或主題時,更新目錄保持其有效性。

STEP4.未來誌(Future Log)

未來誌(Future Log)是用來展望未來幾個月甚至一年的重要事件和計劃。可以分為季度或月份,方便長期規劃。

以一個月作爲一個格子,劃分好自己需要的格數後,先把Step 1列出的「必須做的事」填入確定要執行的月份。

而後檢視「應該做的事」,可以依照自己的能力去填寫進去,比方說我的執行規則是同時期扣掉正職工作,只開兩條主線級的專案(三條是極限),像是學習網站架設、準備多益證照…等等相關。

最後檢視整個未來誌,衡量「想要做的事」要刪掉哪些。

在建立未來誌時,通常我會先衡量整本的筆記本厚度評估可以寫幾個月,然後再依照份量去做設計。

STEP5.月誌(Monthly Log)

月誌(Monthly Log)是月度記錄,包括兩部分:月曆和任務列表。

月曆

主要紀錄「已經排程好的當月事項」,形式可以是直條式的,也可以是方格型的行事曆。兩種選一個自己覺得順眼的紀錄方式即可。

任務列表

主要紀錄「確定會在當月執行,但尚未排程的事項」,紀錄形式照子彈筆記基本的標記符號執行。

Bonus:習慣打卡

習慣打卡可以依照自己需求加入,不過我認為新養成的習慣跟已經養成的習慣有不同的紀錄方式,以後有機會說明。

通常在每個月初或是前一個月月底,會開始著手先畫下一個月的月誌,順帶檢視上個月的執行方式,花費時間約莫一個下午我覺得是剛剛好的。

STEP6.日誌 (Daily Log)

日誌 (Daily Log)是每天記錄的當天任務、事件和備忘錄。紀錄方式可以是直條式的,也可以是事先畫好方格。兩種其實各有優缺。

如果是事先畫好方格把要辦的事項先行填入的話,可以直接比較鉅細彌遺地掌握一週的計畫;直條式的話則可以透過每天對於所有任務的完整書寫,檢視隔天要完成的事項,會比較有任務執行的意識感。總而言之老話一句:選擇自己習慣的方式!

將月誌的事項填入今天的日誌,這邊可以視個人情況加入每天心情的紀錄或是檢討反省。

同常在每日早晨或前一天晚上準備每日記錄,幫助理清思路和任務。同時進行數位排毒,透過每天準備紀錄的專注時間,讓自己遠離3C產品。

總結

這邊幫大家複習一下執行步驟:

STEP 1. 列出目標清單

  • 目標分類:列出必須做的事、應該做的事、想要做的事。
  • 分類定義:將目標歸類為任務(一天內完成)或專案(長期執行)。

STEP 2. 定義列點(Key)

  • 基本符號:如「 ‧ 」任務、「。」事件、「 – 」筆記。
  • 狀態標記:如「 × 」完成、「>」轉移、「<」更改排定時間、「任務 」取消。
  • 其他標記:如「*」需優先處理的任務、「!」靈感與啟發的筆記。

STEP 3. 目錄(Index)

添加新的日誌或主題時,更新目錄以便查找。

STEP 4. 未來誌(Future Log)

為長期規劃,分季度或月份,記錄未來幾個月至一年的重要事件和計劃。

STEP 5. 月誌(Monthly Log)

為月度記錄,包括月曆(已排程事項)和任務列表(尚未排程事項),可添加習慣打卡。

STEP 6. 日誌 (Daily Log)

為每日記錄,記錄當天的任務、事件和備忘錄,選擇適合自己的記錄方式(直條式或方格型)。

之所以會想寫這系列文章,除了是把我以前的子彈筆記翻一翻,整理一下過往寫子彈筆記的思路外,也算是想要結合現在的工作模式與生活型態,再重新整合自己管理時間的方式。

所以接下來大概會是一連串包含子彈筆記與專案管理APP的文章轟炸,希望也對手寫溫度子彈筆記懷抱熱情的宅友,也一起留言分享交流!

分享小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