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電力公司 :用好內容玩出大事業》是一本系統化組織內容行銷知識點的書籍。很推薦希望Deeper與受眾間連結、與TA建立信任感的品牌行銷人,或是想開啟或正在執行內容創作事業的內容創作者閱讀。
這本書在團體的內容行銷工作模式有深入著墨,從打造內容行銷TEAM、人力安排、協作生產等等(也提到蠻多實用工具),此外還有售出、收購以及拓展平台的相關章節,不過本篇文章將以個人內容創作者的角度去看這本書,上述團隊安排或是售出收購等等的重點就不會摘錄也不會做評論。
書籍特色:

- 系統性整理內容行銷知識點,完整清楚
- 以大量舉例佐證論點,邏輯嚴謹
- 有大量實戰工具介紹,符合實際執行情況
- 內容行銷舉證較偏向團體協作,但個人工作型態也可以獲益良多
- 舉證與工具介紹多為國外範例
- 建議需要一些行銷先備知識,否則讀起來會偏硬。
STEP1 甜蜜點:
重點一:甜蜜點=專業+需求
尋找專業與受眾需求的交會點,只要抱持著某個必備需要的專業,都可以開始一段內容創作的事業。
作者有提到一點讓我挺深刻的—「不一定要懷抱熱情」,相較於我以前聽到成就偉大事業的方法就是要懷抱熱情的論點背道而馳。但我想這就環環相扣關於受眾需求的部分了。
重點二:沒有受眾,沒有意義
重點三:精準定義關鍵受眾
精準定義受眾,尋找關鍵受眾的痛點與機會點。這部分的實作工具可以使用品牌人物誌Persona,而普立茲也有提供How to Create a Marketing Persona Template的工具
STEP2 轉換內容:
重點一:以受眾為焦點
書中有提到亞馬遜新聞稿模式,亞馬遜新聞稿模式相當於把「內容」當成「產品」進行發想。
核心價值就是將受眾放在對話中心。延伸並依照需求轉換內容。
重點二:測試不同轉換方式並不斷調整
在內容發行初期,除了可以從鎖定的內容領域搜集數據外、也能從內容資料庫中執行A/B Test ,找出明確又具有吸引力的熱門主題。
補充:以電子信而言,衡量的指標包含總開信率、總點擊率、站內互動、取消訂閱率等等。
這個概念目的在於在每個新的內容領域中,找到關鍵具有吸引力的內容並打造屬於自己的模式。
重點三:建立情報站:覺察趨勢
書中提到很多轉換內容的方法,例如關鍵字搜尋(Ex. Google、Udemy或是以台灣來說能想得到的:Hahow、Dcard等等)、搜尋趨勢(Google Trend)、社群媒體觀察、訪談等等。稱之為建立情報站。
但總結而言即是覺察趨勢,沿著趨勢,填滿無人填補的內容漏洞,做別人鮮少解答的問題。
重點四:內容行事曆
透過「內容行事曆」去檢視計畫發表的文章內容。意即為品牌內容排程。依循季節脈動,要發什麼文章、圖片、影片的排程表。有計畫性、持續性的內容才能逐步與受眾建立信任感。
不過假設是有自有產品販售的話,也可以隨著買氣檔期推出內容,比方說如果是一間販售禮物的平台,就可以在聖誕節前一兩個月以“聖誕節送禮攻略”或“聖誕節祝福”等等相關的文章為主題去創作內容。
STEP3 穩固基礎:
重點一:把一件事情做到好
- 單一關鍵目標受眾
- 單一宗旨(轉換內容)
- 單一主要內容類別(音訊、影片、文字/圖片)
- 單一核心平台(部落格/網站、YT、IG等等)
前期要先專注於穩固基礎,這也是我的痛點,有時候想一次性做很多事情反而會顧此失彼,反而無法生產出好的內容。
重點二:可選擇多個管道發布內容、試水溫
雖然作者觀察普遍較成功的是文章、部落格或內容為主的網站或是電子報,但他也有提到還是要依照內容的類型而定。
在選擇曝光管道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 什麼方式最利於你?
- 哪一類管道最利於接觸目標受眾?
- 哪一類管道最利於控管發表內容及培養受眾?
STEP4 培養受眾群
重點一:驅動指標— 提升長期訂閱人數
內容行銷的KPI 上網查其實有很多個,而提升長期訂閱人數其實已經算是老生常談,但作者有提到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訂閱者並非只是停留在某個掌控度不高的平台,而是可以讓我們不受平台的影響,直接聯繫到訂閱者的方式。
重點二:最大化尋獲度 — SEO
這章節我覺得重點可以去閱讀(因為滿滿乾貨!)作者分享很多在實務上可以運用的工具。
包含數位行銷不得不提的SEO (搜尋引擎優化),在書中也列出基本的搜尋優化步驟、包含前期的關鍵字研究都有提及,蠻多工具也是台灣可以實行的(Ex. SEMRUSH)。
重點三:社群媒體的選擇
社群媒體在書中其實並不是作者所謂優先的內容發佈平台,原因在對平台的掌控度,比方說Facebook 的追蹤或 YouTube 的訂閲經常會受到平台演算法影響,尤其Facebook 的自然觸及率更是每況愈下。
但是社群媒體其實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曝光途徑,作者建議選 1-3 個主要的社交平台去經營讓内容更容易擴散到市場。
STEP5 創造收益
這章節作者舉了很多事例佐證,包含直接與間接的營收來源,
重點一:直接且多元的收入來源
- 廣告/贊助:廣告偶而會影響受眾觀看體驗,
- 研討會與活動:就像在Accupass上面很常看到的一些活動、讀書聚會等等。
- 優質內容:概括來說就是線上課程或電子書。
- 捐款:利用群眾募資的方式,適合非營利或公益組織
- 聯盟行銷
- 訂閱:利用有差異化的內容吸引受眾訂閱。
重點二:後期延伸品牌
強調後期的原因是因為前期在受眾群尚未穩固前,就延伸品牌,反而會遭遇受眾還沒建立好信任感的風險。

心得: 內容電力公司關於內容行銷的創業模式……
這本書真的比較難吸收一點,光是閱讀這本書零零碎碎時間就花了一個禮拜半的時間閱讀,裡面每次讀到收購別的公司、販售平台等等相關的章節,我都會在心裡OS:哇謀及(X
看完這本書之後的感想,覺得比起是一次性要看完的書,他的性質更像工具書一點。在實踐的時候有些觀點或內容行銷的生產步驟等等都可以內化用自己的方式執行。比方說內容行事曆這個概念就可以結合Notion與TickTick去做排程規劃。發想內容也可以用Heptabase去做深入研究。
總而言之,雖然很多知識其實基本上網路都找得到,但是這本書算是系統化的整理了一些核心概念,推薦給希望開始內容行銷或內容創業事業的宅友,如果有看過這本書有其他想法的宅友,歡迎或留言分享交流呦!